如何計算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中藥劑的消耗量?
某些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采用間斷加藥方式,如每日或每班(8h)向系統(tǒng)中投加一次緩蝕阻垢藥劑。由于排污水帶走了部分藥劑,所以循環(huán)水中藥劑的濃度會逐步降低。如果補充水及排污水都是連續(xù)進行的,而且其水量大致穩(wěn)定,則循環(huán)水中藥劑濃度與時間變化的關系式如下:

掌握藥劑濃度與時間變化的關系,一方面以計算間斷加藥每次的加藥量,另外可掌握每個加藥間隔期間藥劑的*高及*低濃度范圍。如上例,每8h加藥一次,藥劑濃度范圍為6.7~10.0mg/L。實際上起緩蝕阻垢作用的濃度是6.7mg/L而不是10.0mg/L。如果這個濃度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則應提高初始濃度(如將10.0mg/L提高到12.0mg/L或其他濃度)或者降低加藥間隔時間(如將8h降到4h)。
以上計算式未考慮藥劑的化學降解或沉積所以實際上變化后藥劑濃度要比以上計算值低一些。這部分因降解、沉積等原因造成的藥劑損失與藥劑的性質、停留時間、水質等因素都有關系,很難用理論式來計算。一般多由現場實測或進行該藥劑的專門試驗,歸納成損耗率公式進行計算。有時可用以上濃度與時間關系的理論式計算結果與實際藥劑損耗率進行對比來估計某些易水解藥劑(如聚磷酸鹽)的水解率。
錄入時間:2018/6/27 9:30:10 點擊次數:2762